上海中山医院胸外科创立于1947年,由我国胸外科学奠基人之一、的胸外科专家黄家驷教授担任主任。在当时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了肺结核、支气管扩张、以及肺癌的手术治疗。60余年来,中山医院胸外科与时俱进,不断进取,历史辉煌,科室涌现了石美鑫、仇徳惠等国内胸外科专家。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,中山医院胸外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“一、了解代取报告服务代取报告服务是指医院委托第三方机构或个人,在患者或其代理人提交申请后,前往医院领取各类医学报告。这项服务通常适用于门诊患者或行动不便的患者。通过这项服务,患者无需亲自前往医院领取报告,就能节省大量时间,以便于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。如何申请代取报告服务 要享受代取报告服务,首先需要向第三方机构或个人提出申请。通常,申请流程包括以下步骤:白春学教授 一、医疗信息擅长呼吸疾病诊治,特别是肺癌早诊、综合治疗和早期肺癌术后个体化管理:(1)线下: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特需门诊周一上午;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周二上午。(2)线上: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预约。 二、爱心传递(给患者的话)“早诊有望终生治愈、智能诊疗拓展人生”。(1)早诊有望终生治愈:我牵头制定“中国肺结节诊治共识”和“亚太肺结节诊治指南”将肺结节作为早诊突破口,并将其融入我研发的“PNapp5A”中,通过百(百家医院)千(千名专家)万(每年诊治十万例)工程推广,有望每年诊断早期肺癌二十万例以上,使90%终生治愈。(2)智能诊疗拓展人生:2002年1月28日我在上海中山医院建立中国首个肺肿瘤综合诊疗中心时即提出“全身结合局部,祛邪结合扶正,常规结合个体”的三结合辨证施治方针,2008年创立物联网医学后,将其融入术后个体化管理和晚期肺癌的靶向、免疫和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中,旨在智能辅助患者拓展人生的长度和宽度,实现“名医治未病、大医惠众生”愿景。 三、典型病例诊治经验和早期肺癌术后个体化管理案例一(早诊有望终生治愈):65岁的张女士8年来被肺部“小结节”所困扰,辗转多家医院始终得不到明确诊断。2014年7月底通过“扫一扫”找到了手机上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“肺结节专病门诊”。困扰了其多年的“小结节”较终被“物联网医学肺结节三加二式诊断法”确诊为早期腺癌,并接受胸腔镜手术拆除了埋在体内的“定时炸弹”。目前,仅白教授物联网“特需门诊”已“接诊”肺结节6000余例次患者。案例二(智能诊疗拓展人生):患者男性,40岁,CT检查发现左上肺结节,经病理诊断为左上肺腺癌Ia期,但无敏感驱动基因突变。肺功能提示重度阻塞为主的通气功能障碍(FEV1pred12.6%),无法耐受根治性手术或放疗。首先给予舒利迭(500/50ug)和思力华强化治疗,肺功能FEV1升至0.79L后,再予TOMO精准放疗。至今随访七年,无气急等不良反应,FEV1保持在0.75L左右,原发瘤形成纤维瘢痕灶,PET检查糖代谢1.0,没有复发转移。案例三(早期肺癌术后个体化管理)
全面诊断的重要资料(注意:病历本十分重要,切不可随意摆放、折叠、撕毁)。复诊需要带的东西:身份、社保卡(医保卡)、就诊卡、病历本,初诊或之前就诊时的检查结果、等资料。典型的是结膜下出血。一般是“白眼珠”上有鲜红的血迹,自己毫无感觉,不疼不痒视力不降,通常是照镜子或者是被其他人发现,这种不是“眼底出血”,这种是“白眼珠”上的细小血管破了,跟磕青了没什么区别。咳嗽、便秘、揉眼睛……都可能引起。定期体检是必要的。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保护,兄弟靠不住、组织靠不住。一般医院都有急诊和门诊。急诊是给紧急需要救治的病人准备的。门诊则是给不那么紧急的病人准备的。急诊的设置是为了使病人在短时间内脱离危险,因此配备的品都是应急的
http://www.zxd111.com